澎湃新闻记者冯茵伦
近日,家住苏州市高新区浒墅关镇的陈女士向澎湃新闻“战疫服务平台”求助:孩子快6个月龄,但从今年2月开始,受零星反复的疫情影响,当地门诊暂停或预约接种困难,五联疫苗的第三针已经延迟近2个月。她担心疫苗保护效果会受到延迟接种的影响,更担忧因为一种疫苗的延迟接种,导致出现其他疫苗接种推后的情况,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陈女士所在的一个微信群里有近200位同一个社区的“宝妈”,大家均有类似的焦虑。
对于上述情况,浒墅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因浒墅关镇片区有阳性病例征兆,目前已暂时关闭门诊和急诊医疗服务,但另行开设特殊门诊。不过,该门诊主要针对有特殊接种时限要求的疫苗,以及其他疫情防控需要应急免疫的疫苗。
该工作人员表示,绝大多数的儿童疫苗后续均可以补种。疫苗接种恢复安排可以关注“苏州预防接种”公众号预约平台,或咨询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据苏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新情况,4月12日0时至15时,全市新增阳性感染者31例,涉及7个县级市,呈现出多点散发的态势,存在局部扩散的风险。
苏州市疾控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表示,新生儿疫情接种门诊服务目前由各区疾控防疫部门、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多方研判后决定是否开展,部分区域已暂停。但该工作人员强调,如遇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有特殊接种时限要求的情况,各区会通过不同的途径来解决。
我国将疫苗分为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免疫规划疫苗是一类疫苗,由国家免费向公民提供,如乙肝疫苗、卡介苗、麻腮风疫苗等。非免疫规划疫苗是二类自费疫苗,在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有狂犬病疫苗、流感疫苗、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乙脑灭活疫苗、水痘减毒疫苗、口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等。
联合疫苗属于二类疫苗,在可以减少接种次数的同时,还能预防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等多种疾病。以五联疫苗为例,一共打4针。一般来说,婴儿1月龄的时候可以预约接种,在2、3、4月龄或3、4、5月龄,共接种3次基础针,每针至少间隔28天。等到18至24月龄时,再接种1次加强针。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医师余文周此前表示,儿童推迟接种的情况分两种:一种是尚未开始接种的情况下,按照常规程序接种即可,对抗体的产生没有影响;另一种是已经开始接种,但没有接种足够剂次,可以恢复接种后补足剩余剂次,影响也不大。
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主任王念蓉向澎湃新闻解释,大多数疫苗短期内的延迟接种,不会带来这些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发病甚至流行。迟种只是推迟了人体免疫记忆细胞对补种疫苗产生大量抗体的时间,但补种疫苗的保护效率、安全性与按照常规免疫程序接种的疫苗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只需避免无限期延迟接种即可保护孩子健康。
她表示,任何疫苗都有固定的免疫接种剂量、针次和间隔时间要求。按照国家颁布的“疫苗迟种补种技术方案”,延迟后该疫苗的补种时也需要遵从“尽早、足间隔、优先保证免疫规划疫苗,特别注意防控传染力强的疾病”的要求来开展补种。
2020年3月16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发了《关于印发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疫苗迟种补种技术方案的通知》,附有疫苗迟种补种技术方案,细化说明了两类疫苗下,不同疫苗不同剂次补种时的优先顺序。方案中提到——
·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含麻疹成分疫苗、百白破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甲肝疫苗等免疫规划疫苗需要优先补种,推迟接种的非免疫规划疫苗也建议及时补种,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可以同时接种。
·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者,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
·未接种某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者,应根据当时的年龄,按照该疫苗的免疫程序,以及该种疫苗补种原则中规定的疫苗种类、接种间隔和剂次进行补种。
·优先保证及时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全程接种,当遇到无法使用同一厂家疫苗完成全程接种时,可使用不同厂家疫苗完成后续接种。
王念蓉表示,为了尽早接种完成,可以采用不同疫苗同时接种,或者采用多联或多价联合疫苗。对于同时接种多种疫苗的情况,她解释,一类疫苗经过大量临床数据研究,多种疫苗同时接种一般不会产生免疫干扰或增加不良反应风险,但应注意同时接种时需在不同部位进行。相较而言,二类疫苗缺少相关的临床研究数据,是否能同时接种,需要提供最新证据证据确定,“尽管从接种原理来看,二类疫苗一般不会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可以同时接种。”
五联疫苗或十三价肺炎疫苗,分基础免疫和强化免疫两个阶段。一般来说,在基础免疫后1个月机体就可产生足够抗体在婴儿期发挥预防作用,强化免疫可刺激机体产生更多抗体,全程做完将持续发挥预防作用。但新冠疫情期间,基础免疫或强化免疫都可能被延迟,补种年龄可能超过了适用年龄,部分学者建议尽早在恢复免疫接种后半年内完成基础免疫,3个月内完成加强免疫,以确保预防效果。
王念蓉也指出,在新冠疫情期间,有些接种点会暂时关闭,此辖区的婴幼儿也会被要求居家少走动,出门戴口罩,在这样的前提下,婴幼儿很难接触到传染源,相对来说比较安全,宝妈们不用过于恐慌。“但从预防疾病以及建立免疫屏障的角度,仍建议尽快推进接种、补种工作。”她说。
责任编辑:汤宇兵图片编辑:金洁
校对:施鋆